第246章 林海的推断-《红楼如玉君子》


    第(2/3)页

    贾雨村曾经对冷子兴说道:“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随后便是:“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由此可知,黛玉在母亲去世的时候,刚好六岁。

    林黛玉从五岁起跟着贾雨村读书,到六岁时母亲去世刚好一年。再然后就是贾雨村和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冷子兴说宝玉:“如今长了七八岁”,宝玉大黛玉一岁,此时刚好七岁。接下来便是张如圭报喜顺接第三回,雨村“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于是去“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好求得一个官位。

    次日,贾雨村便面谋之原主。原主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书中第二回、第三回的描写,可谓一环扣一环,时间上接得很紧,并无任何跳跃省略之处。原主的话刚好说明了,贾母派人来接林妹妹和林妹妹之母贾敏去世是在同一年。那么,贾母派人来接林妹妹时,林妹妹六岁无疑。

    有人说,这里有什么问题?

    林海想说的是,问题大着了!

    因为对于林妹妹的父母的死,贾家表现的都不似一个亲家所能干出来的事。

    首先是林妹妹母亲死后,贾家就迫不及待的来接林妹妹,本来这也没什么,无非是担心原主续弦了,或者是林妹妹长大了结亲的时候,被人嫌弃没有母亲的教养。

    但是看看林妹妹贾家后的表现,第一是,没有提前安排一个住处给林妹妹。第二是,看看王熙凤和贾宝玉穿的衣服,华丽是华丽了,高贵是高贵了,也赚足了众人的眼球,但是这既不符合当时的场景,也不符合当时的时候。

    要在那个时候林妹妹的母亲,还没死到一年了,按理说虽然身为侄儿的贾宝玉和侄儿媳妇的王熙凤,不必如林妹妹那样守孝三年,但是第一次出场见林妹妹的时候,他们竟然穿的是大红色的衣服。这是一个表哥表嫂迎接一个刚刚丧母的表妹的时候该穿的颜色吗?

    有点头脑和情商的人,都不会这样穿着。就算王熙凤是新媳妇,难道你就只有大红色的衣服了吗?

    还有在原主死的时候,却是秦可卿重病贾瑞惨死之时,原主书信寄来道是身染重疾,要接林妹妹回去见最后一面,于是贾府派了贾琏送黛玉回去.此后满纸写的是贾府如何上上下下关心秦可卿的病。

    却没有只言片语描写如何关心原主之病,原主是林妹妹之父,贾母最爱的女儿的丈夫,如何竟如此薄情,没有只言片语?秦可卿死了,那叫一个排场,上上下下,那叫一个悲痛啊,丧事办的那叫一个热闹。

    随后原主也死了,是怎么交代的呢?

    是跟着贾琏去的小幺儿昭儿回来,跟风姐报告,说林姑爷是九月初三没的,这是死讯,且看风姐是如何反应的,她笑向宝玉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

    这是什么情理?

    这是一个侄儿媳妇听到自家的长辈死了,应该有的态度嘛?

    而且凤姐竟然任何原主之死的细节也没有问,反而只是担心着贾琏的吃穿小事,某种程度上说,风姐的态度实际上就是贾母的态度,贾母如何也如此薄情?仿佛林姑爷之死竟是他们早已经预料到的?后文秦可卿丧事完了,贾琏林妹妹回来,正碰到元春喜信,满纸喜事,原主再也不提了,从此从文中消失了。

    于是林海有了一股大胆的猜测,那就是在贾敏死后,贾家就开始准备对林家下手了!或者是说,是贾家联合着某些人对着原主下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