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六艺书院-《红楼如玉君子》
第(3/3)页
总的来说,分成了几大块,看上去倒是很简单,不过就是考考生的应变能力了,但是偏偏这个应变能力很能说明一些问题,这是关系着你能不能在官场上混得开的问题。
比如贾政那个假正经,凭着四王八公的名头,混了一辈子还是最后关头元春封妃,才升了一级,变成了正五品的学政。
这就很说明问题,贾政在官场就是一只呆头鹅,混不开,六艺书院是肯定不会收这样的学生的。
看看六艺书院的制度,堪比现在的私立中学,入学后包吃包住包穿,一个人一年的学费才十两银子。想想原著中的刘姥姥去贾府打秋风,王熙凤随手就给了她二十两银子。
可见对于有钱人来说,十两银子真的不算什么,加上六艺书院每年才多少学生考入,要是拿学费这点银子来用,书院里那些赫赫有名的夫子的工资都不够发,更不要说还让学生包吃包住包穿了!
因此六艺书院或者是孔家,肯定是倒贴银子进去的。
是个人都不会干折本的买卖的,何况是从战国延续至今的几乎经历了整个中华民族所有历史的孔家了,孔家虽有衍圣公的名号,但是却很少有人出山当官。
因此,林海觉得六艺书院就是孔家拿来收买人心,拉拢人脉的,否则不会有这么严格的入考条件。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不是吗?
是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最快更新,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