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敬请期待之类的。 没说太多的原因还是因为观众对于动画电影态度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哪怕这是嘉星传媒制作出来的动画电影。 也一样。 观众的心里面最多也就是多了点兴趣。 动画电影没上映,想要改变观众的态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当然,陆晨也没指望通过这一则官微能够引起怎样的轰动。 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他根本没有强求。 《功夫熊猫》注定得走自来水路线。 现阶段他们要做的。 就是争取让一部份先观众走进电影院。 “卧槽,这是玩真的?” “陆导就不怕两个亿打水漂吗?这是何苦啊?” “陆导该不会以为自己能够打开这个领域的大门吧?很多人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真的能够做到吗?” “这个投资比《合伙人》还要高。” “嘉星传媒这是钱多了没地方花吗?” 不仅仅是业内。 在一些普通的电影论坛里面,影迷们也在讨论陆晨为什么会化两个亿去做什么动画电影。 难道他真的看好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 “我只能说财大气粗。” 不少影迷也不看好他们的这部动画电影。 不过,陆晨也不至于因为一部动画电影砸了自己的招牌。 所以,这就导致了这些影迷的心中无比的纠结。 难道真的很好看。 动画电影你确定有人看? 两种想法,不停的在这些影迷的脑海之中不断地盘旋。 作为陆晨的忠实影迷。 他们早就被陆晨一部又一部作品给洗脑了。 陆晨不会失败。 原因:因为陆晨还没有失败过。 虽然有点扯,但是这也是最强的理由。 一个还没有失败过的导演,你怎么敢提前预判他会失败? “怎么越说我越想去看呢!” “管他呢,陆导总不至于骗我们捞一波吧,就算是被捞一波我也认了。” “有点道理,不过我还是不会去看的。” “一直喜欢陆导的电影,所以偶尔为他的任性买买单也是可以的,谁让我是陆导的死忠粉呢?” “问题在于,他让我们去电影院看动画?” “去就去呗,到时候我把我儿子带着去,就当是陪儿子去玩一趟。” “……” 从嘉星传媒成立动画部门开始,到他们大规模的招聘动画制作的技术人员。 虽然闹得沸沸扬扬的,但是大家的关注点都没在嘉星传媒要做动画电影的这件事上。 …… 嘉星传媒。 “你觉得我们安排几场点映怎么样?” 听到陆晨这话,曾佳瞬间愣住。 点映是指电影在正式上映之前,选择在个别地方、个别影院进行预先放映。 通常选择点映的电影,都是关注热度比较高的片子。 通过点映这种播放形式,可以让一部分人提前看到该电影,来为此电影进行宣传造势,为电影的正式上映提升热度。 曾佳有些艰难的开口说道:“陆导,你就不怕《功夫熊猫》提前崩了?” 其实曾佳对电影一点也不陌生。 点映作为宣传发行的一个策略。 每部电影在正式上映之前都会考虑到的一个策略。 只不过很多导演在考虑到的一瞬间就选择了忽略。 没办法。 点映最基本的功能,是口碑发酵。 若是没有对自己的影片拥有强大的信心,对观众口碑有十足的保障。 没哪位导演敢随便玩这个策略。 因为在点映与上映的间隔中,观众会自发地去扩散口碑,这种扩散会在上映时得到兑现。 而在口碑发酵之后,媒体和观众都会有大量反馈,这也能帮助影院经理排片时提高信心。 不过,虽然对知道点映是把双刃剑。 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导演盲目自信。 选择了点映。 而且这根本不是偶然现象,反而是正常现象。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导演对自己的影片认识不足,尤其是有一些导演非常自负。 总认为自己的片子非常有特色,或者自己的名气足够大到影响观众。 又或者是发行方相对外行,只知道点映能发酵口碑,对恶评发酵的严重性估计不足。 因此,导致了好处一个捞不着,反而给影片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还没正式就彻底凉凉的影片也不少。 其实,也有不少的影片如果“不吹不黑”的话, 应该也勉强能看的。 但是选择了点映之后,没能控制住口碑,缺点被严重放大。 然后就让那些原本已经打算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观众硬生生的刹住了脚步。 其实。 在如今信息化时代。 几乎不会辜负一部好片。 当然烂片的见光死速度也在加速。 这也是陆晨为什么敢于怼《三居图》和《神探》的原因。 因为这两部电影只要上映,口碑会很快地反馈在各种平台上。 是好是坏,观众一眼就清楚的看到。 “不会崩的。”陆晨对《功夫熊猫》的质量足够自信。 自己整日陪着这群人,《功夫熊猫》的质量他比谁都清楚。 业内有条不成文的说法。 影片在上映之前,捂得越严实。通常口碑就越不好。 所以,与其放任观众和业内的专业人士无端的对《功夫熊猫》进行猜测。 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放出来。 说不定在点映结束之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远比他们卖力吆喝划算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