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伤亡最厉害的时候,是攻占城镇的时候,许多伤亡是那些隐藏在平民中的民兵造成的,安猴的一些妇女孩子,拿起枪就是士兵,我们一开始没有防范,后来出了针对性措施就好了。” 短短七天的作战,牺牲711人,平均每天牺牲人数为100人左右,对于一场双方投入兵力上百万的高烈度局部战争来说,堪称奇迹。 李干注意到,轻伤员目前统计数字是8843人,这些伤员是非常宝贵的。 轻伤的标准是不缺胳膊断腿,伤愈后,绝大部分能归队继续服役。 这可是参加了高烈度战争的老兵啊! 这些人回到部队后,那就是绝对王牌一般存在的兵王! 包括此次参战的十几万作战部队,那可都是种子战士啊! 没错,四十多万参战部队,真正在一线作战的只有十几万人,其余的都是后勤保障部队。 干字1号作战方案的其中一个核心就是,作战人员和保障人员的比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比3。 也就是说,每一名战士的背后,都有三个后勤保障人员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这是极大降低伤亡的重要保证。 李干看着“711”这个阵亡数字,沉声问,“烈士信息统计出来了吗?我们的抚恤标准是多少?” 陆近山点头说,“都统计出来了,下一步就是进行抚恤。按照现在标准,牺牲烈士抚恤标准是,一次抚恤金20个月工资,烈士配偶为每月30元,烈士子女为每人每月15元,直至年满18周岁。” 李干的心情沉甸甸的。 抚恤金太少了! 按照这个标准,每月拿9块钱的牺牲战士,一次抚恤金只有180元! 而且这些年轻战士大多是未婚的,没有配偶、没有子女。 能给到父母的,只有每个月60元的生活抚恤。 一条命,就值这么点钱。 没办法,国家太穷了。 李干走过去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早在开战前就写就的抚恤方案,这份方案,是当时在大中投资的办公室里写出来的。 “我知道我没有那个资格,但我强烈认为,应当大幅提高牺牲人员的抚恤标准。” 李干语气坚决地把方案递给了陆近山。 陆近山翻开方案仔细看完。 随即,他指着方案沉声说,“你知道不知道,按照这个方案来进行抚恤,需要多少钱?” “这些且不说,光是安排烈士遗属工作、子女保送入学,这里面每一件事都极难实现。” 李干提出的抚恤标准里,烈士一次性抚恤金是上一年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最少也有近万元。 且每年按照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供养烈士直系亲属、烈士配偶、烈士子女。 烈士子女年满18周岁后,保送读大学。 烈士子女已参加工作的,安置进入政府机关工作。 这时,李干打断陆近山的话,道,“再难也要做,他们为了国家安宁献出了生命,再怎么抚恤都不为过。” “陆局长,我为国家创汇几个亿美元,我从来没有向国家提出过任何要求,现在,我想正式提出,在军队系统建立完善军人抚恤制度,资金可以通过军工企业创汇所得来解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