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果然,老赵头没吹牛皮,他做的豆腐、豆浆和豆腐脑,在回民街前后左右的街道胡同里都是头一份,生意火得不得了。连带着米老头的烧饼油茶面都火了。想吃赵老头家的豆腐脑都得早早出来排队,晚一点就卖没了。没赶上的人又不想空手回去,就把米老头家的油茶面给买了,慢慢的,油茶面也没了。 有人就劝老赵头,“你生意这么好,咋不找两个徒弟给你干呢!多两个人能多做出点,卖的也多。你要收徒弟,我那有个侄子,不要工钱。” “俺老头子没啥大追求,带着老伴儿闺女混个温饱就行了。”拒绝了人家,心里想:忽悠俺老头子把手艺学了,我呸!门儿都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老赵头越固执,米老头家的生意也就越好,他美滋滋的数着钱,又惦记起老赵头家的闺女赵小棠:长得既俊俏又能干,正好跟儿子合适。没事儿就去老赵头那儿献殷勤,隔三差五的割二两肉打一斤酒送过去,还鼓动儿子主动帮小棠干活。心里盘算的挺好:这老赵头做的一手好豆腐,身体也硬朗,照这么下去不出两年,他们家就得发达了,他老赵头就一个女儿,我儿子娶了他女儿,不也跟着发达了么?等这老头子两脚一蹬,家业还不都得是我老米家的? 这时的他哪能想到后面会蹦出个乔断掌乔老七?他要真有那未卜先知的本事,也就不敢惦记吃天鹅肉了。 米老头对老赵头家打着如意算盘,老赵头却没看上米老头家这个懒蛋儿子,“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做梦!”老赵头吃着人家送的酒和肉,香得满嘴淌油,却一点不耽误他骂人家。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老赵头喝酒吃肉的快活日子没过几天,“滨乌第一豆腐赵”的名声就传到乔老七的耳朵里。 乔老七小时候家里也做过豆腐,如今有人敢说自己“滨乌第一豆腐”,差点没笑岔气, “滨乌第一牛皮还差不多,他开店交保护费了吗?” “昨儿刚交,这老顽固开始还不肯给,他那个婆娘害怕,偷偷拿出来。” “今天心情好,我倒要去尝尝,他那豆腐是否名副其实。” 手下说,“今儿个晚了,这点豆腐早没了,别说豆腐了,豆腐渣都得抢光了。” 乔老七越发好奇,“这么说,我更得尝尝。” 手下趁机讨好,“乔爷,明天一早我就去买。” “你买了路上都凉透了,怎么吃?我得亲自去,刚出锅的才好。” 这乔老七着实上心,第二天一早就派人把豆腐坊围起来,将排队的人撵走,大摇大摆的来到门口。 第(1/3)页